第(1/3)页
因此拜别母亲,带着丫鬟随着凤姐儿回府。
凤姐儿也不像贾琏那般将她送到大观园后门,而是绕着街东入宁荣街,在荣国府东角门下车。
下车之后也是主动拉着她的手,一派亲近的模样。
宝钗知道凤姐儿是有意为之,深感凤姐儿处事无愧周到之名。
有了凤姐儿今儿这一遭,将来若是有人说她“未进门先入门”,愿意帮她说话的人,自然也有应对之词了。
“好了,就送你到这儿吧。呵呵呵,我不说你也看见了,家里今儿忙着呢,要不是为了请你回来,我可抽不出功夫。”
大观园门口,凤姐儿终于松开宝钗,笑眯眯的道。
宝钗点头,她自然看见,从进入宁荣街开始,就先有宁国府的婆子奉尤氏之命询问开宗祠的事,又有管家媳妇儿过来回宾客告辞的事。
但凤姐儿都只是三言两语就将这些人打发,亲自将她送到这里,也可见诚意。
因此让凤姐儿尽管去忙,不用管她。
谁知凤姐儿吩咐了平儿一句话后,回头瞅她之际忽又笑言道:“要不然你跟我一起去瞧瞧吧,我知道你一向最有主意的,咱们这个家也迟早要交给你来打理,也算是提前熟悉熟悉。”
若是黛玉,听到凤姐儿这般说,肯定冷哼一声一扭头就走了,要不然也是反唇相讥一句。
但是宝钗却截然没有这样的反应,她似乎没有听出凤姐儿话语里试探的意思,只婉言道:“凤姐姐说笑了,名不正言不顺的,我跟着去做什么。
还是劳姐姐受累吧,等将来若是姐姐有用得着的地方,再使唤我不迟。”
说完,宝钗欠身一礼,转身进了大观园。
她的反应,让凤姐姐眯了眯眼睛。
与黛玉不同,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和观察,凤姐儿自然瞧得出来黛玉就是个渺视世俗的清高丫头。
这样的人,你给她权势,她估计都懒得支使。
但是宝钗,可是连有着“天眼”的贾琏都拿捏不准心思的存在,凤姐儿自然对其多有忌惮。
她一开始听到贾琏说相中了宝钗,立马回答的“我不同意”可不是玩笑。
原本凤姐儿是想要将自己和蔼可亲大表姐的人设装到底的,但是方才终究一时没忍住,出言试探了一下。
没想到,什么都没试探出来不说,反倒是将自己的心思暴露了。
想来将来再要想像哄黛玉那般哄住这丫头,大抵是不可能了。
罕见的,凤姐儿察觉到了自己竟是画蛇添足,说了蠢话,做了蠢事。
其实凤姐儿不知道,即便她不多嘴这一句,她想要用哄黛玉那一套来笼络宝钗也没有可能。
宝钗从小跟着母亲掌管家业,偌大的薛家里里外外那么多仆人、掌柜和伙计,什么样奸猾的没有?
凤姐儿虽然更精明些,但总体也落在这些俗套之中,不算什么复杂的人格。
反倒是之前那般礼贤下士的模样,令宝钗心里犯疑。
方才秉性一暴露,宝钗顿时了然,竟是觉得一切都合理了,心中不再有任何波澜。
……
登门的宾客见贾琏始终不露面,在用了午膳之后,都识趣的告辞了。
等他们前脚一走,两府却突然紧锣密鼓起来。
开宗祠,敬告列祖列宗。
若是寻常的升官、升爵,却也不值得这般大张旗鼓。
但是子孙拿回祖上的爵位,已经没有比这更光宗耀祖的了。
当年贾代善获得太上皇荣宠,重封国公,便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祖庆典。
如今也算是有旧例可循。
贾琏对此却显得并不太关心,任由凤姐儿等人安排、操办。
沐浴之后,听说宝钗已经回了大观园,便准备去瞧她,谁知贾母派人来传唤,贾琏也只能折返。
“你不是身体不适吗,我还以为你不会来呢。”
许是见贾琏龙腾虎步的样子完全不像是身体不适,贾母松开了怀里的宝琴,有些冷秋秋的道。
贾琏一拱手,笑道:“老祖宗说的哪里话,别说我身子没事,就算有事,老祖宗传唤,孙儿岂敢不来。”
贾琏的态度令贾母也不好端着,叹道:“人家上门恭贺也是一番好意,好些还是咱们家累世的交情,你既然无恙,怎么不出面接待?
那些外人便罢了,怎么亲戚家的长辈想要见见你,你也不露面?
让人知道了,还不说你封了国公,便连亲戚都不认了。”
面对贾母的责备,贾琏也无心与她解释,只笑道:“是孙儿的错,孙儿只是觉得人太多了,应付起来也累,索性躲个清静。”
刚和王夫人一道送走各家诰命回来的邢夫人还真以为贾母生气了,忙替贾琏说好话:“老太太就不要怪罪他了,他在外头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,担了多少风险,这才把老祖宗的爵位拿回来。
如今好不容易回到家,可不得好好休息休息。所以他要是想偷懒就让他偷懒吧,接待亲戚们的事,就交给我和凤丫头也是一样的。”
贾母没好气的看了邢夫人一眼,别的不说,这蠢货倒是把三从四德执行的够彻底,难怪当初连那般难伺候的贾赦,都从始至终没有想要换掉她的打算。
贾母当然不是真的生气,只是今儿毕竟是个难得的日子,她方才还想留几家亲眷下来陪她打打骨牌呢。
第(1/3)页